(来源:广州保密公众号)
案例回放
A市某涉密科研项目招标,向郭经理所在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出投标邀请。郭经理仔细阅读完机密级招标文件后,认定项目与部门业务契合,决心拿下。因项目时间紧、难度大,他与B市企业合作,签订协议共同研究,共担风险。
项目推进中,模拟实验遇阻,进度滞后。郭经理联系已转行做培训的老李帮忙。在郭经理心中,曾经签订的保密责任书因为项目的推进不力早已被抛之脑后。
老李到B市对接工作,B市合作企业的领导安排小刘负责跟进。为加快进度,老李提出借鉴B市企业此前其他项目材料,小刘在查找该项目档案时,发现老李提出借鉴的项目为秘密级,虽知涉密材料不能随意提供,但小刘觉得老李只是用一小部分,而且也是用于涉密项目,便违规将材料拷入光盘给了老李,老李拷入个人电脑。
项目如期完成,但在后期的项目评比中,却因部分指标劣势未中标。项目结束后,老李凭借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,在培训领域做得风生水起。一次培训课上,为丰富课堂内容,老李结合当时参与郭经理公司涉密项目的情况,介绍了该项目具体的技术细节。参与培训的小王在课后将笔记认真整理,发布在自己的博客空间,被大规模传播。
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后,立即采取相关处置措施。在后续的案件调查中发现,A市、B市这两家科研单位虽有相应的保密制度规定,但形同虚设,每年的保密自查也只是简单记录些不痛不痒的问题,应付有关单位的保密检查。案件发生后,郭经理、老李、小刘及相关责任人员被给予相应处理。
案例剖析
上述案例暴露出科研单位在涉密项目合作保密管理中的诸多问题。
一是部分参研人员保密意识薄弱。有的参研人员重绩效轻保密,认为项目进展是第一位的,无暇顾及保密规定,这是保密意识淡薄的现实写照。
二是国家秘密载体管理存在漏洞。涉密科研项目合作涉及单位多、人员多、设备多、材料多,国家秘密载体管理难度大,存在较多泄密隐患。
三是保密纪律执行缺乏刚性。有规不依、执纪不严导致部分人员对违规行为不知畏、不知止。
工作建议
在实际工作中,科研单位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涉密科研项目合作中的保密管理。
一是保密教育要落到实处。要结合科研项目合作中技术人员、行政人员、外包人员、协作人员等不同人群特点,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密教育,开展精准化、个性化、重点突出的保密专题教育和保密提醒。
二是保密制度要切实管用。保密管理要在法律法规基础上,结合科研项目中具体工作、参研人员日常工作的需求,制定安全保密、切实管用的制度。
三是监督检查要抓紧抓实。涉密科研单位各级领导要扛实保密工作领导责任,盯紧重点人员、重点项目、重点环节。及时整改问题,严肃处理违规人员。